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滚动 >  > 正文
天天快资讯:多次“实锤”仍活跃,千万粉丝主播“口误”被罚46万冤不冤?
来源:新黄河客户端  时间:2023-05-08 18:35:35
字号:
00:06

陕西西安一名拥有千万粉丝的吃播主播“小贝饿了”,在直播带货中将“静腌牛排”19次说成“原切牛排”,引发关注。近日,该账号关联公司品飒传媒(西安)有限公司因此事涉及的虚假宣传,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以罚款46万元。

行政处罚决定书


【资料图】

少说两个字,“口误”?

此前,因为被网友质疑带货产品有虚假宣传、质量等问题,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近2000万粉丝的“小贝饿了”,深陷舆论旋涡。

2022年11月,针对网上质疑,“小贝饿了”发布声明,表示自己带货产品经过严格筛选,没有质量问题,其在直播中将“原切静腌牛排”说成“原切牛排”也是口误,对此,“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介入,我们也正积极地配合调查。”

直到近日,品飒西安公司被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6万元。

说错俩字,把“静腌”说成了“原切”,被罚46万元。这俩字,真比“一字千金”还值钱。“静腌牛排”是经过腌制的,含有调料和更多水分,所以往往比原汁原味的“原切牛排”要便宜。这就好比把“二等品”说成“一等品”,把便宜货当贵的卖,不是虚假宣传又是什么?至于“口误”一说,一两次“口误”可以理解,19次还能说是“口误”吗?

有博主发声质疑

2018年7月开始,陕西美食博主“小贝饿了”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内容,主要作品为美食探店类。因为其饭量大、比较有亲和力的陕西方言等原因,很快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。

除了推荐店铺,“小贝饿了”也逐渐开始通过直播或者视频方式带货。数据显示,有360多万粉丝从“小贝饿了”这里购买过产品,而她的带货口碑得分“4.97”,属于比较高的等级,“口碑排名打败98.44%”的同行。

但这样一个口碑相对较好的带货大V,曾被另外一个名为“盛唐雷音”的博主不断质疑。

这位“盛唐雷音”博主的IP属地和“小贝饿了”一样都在陕西,其拍摄视频时全程都戴着头套,声音也做了变声处理。从2022年10月末开始,其不断质疑“陕西老乔”“丸子汆了”等多个在陕西较有影响力的美食博主带货产品中,存在添加剂超标、食品不符合标准等情况。随后,“陕西老乔”“丸子汆了”等纷纷在平台说明情况并表示道歉,“丸子汆了”甚至表示将不再带货。

在“盛唐雷音”质疑的美食博主中,粉丝数最多的是“小贝饿了”。“盛唐雷音”发视频称“小贝饿了”带货商品中的“雨子坊”和“时小福”藕粉存在质量问题,特别是生产“时小福”藕粉的企业曾被当地两次处罚。

此外,2020年至2021年,@中国食品报《探食》栏目官方账号曾发布多个短视频,详细评测了“小贝饿了”直播间带货的无骨鸡爪、午餐肉等几款食品,发现缺斤少两,食品的特性跟主播在直播间的介绍并不一致等问题。

虚假宣传终会自食恶果

当下,直播带货正火,此次执法部门的“打假”,可以说正当其时。

“互联网+”带来若干新的经济形态,直播带货是其中之一。直播带货过程中,主播会对商品或服务的性能、特点等进行推介,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。由此,“货”的好坏全凭主播一张嘴,夸大宣传、虚假宣传等乱象,开始出现在直播带货中。

新的经济形态,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。我们倡导包括“互联网+”在内的创新,但绝不允许任何扰乱经济秩序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“新形式”的存在。正所谓“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”。

我国多部法律法规都对“虚假宣传”作出了明确规定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规定,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、功能、质量、销售状况、用户评价、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,欺骗、误导消费者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规定,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、性能、用途、有效期限等信息,应当真实、全面,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。

《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》明确,直播间运营者、直播营销人员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,不得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,欺骗、误导用户。

说错俩字被罚46万元的案例,至少有以下几点现实意义:

一是诚实守信来不得半点虚假。童叟无欺,是商业的应有之义。夸大、虚假、欺骗,只能得逞一时,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。况且,现在信息发达、法律完备,做了坏事想跑?哪儿那么容易。

二是直播带货行业的规范发展任重道远。跟做任何事一样,规范,才能长久;乱哄哄一团糟,永远走不远,也做不大。直播营销人员的“信口开河”,表面看是个人的事,其实还关乎社会公德、法律规范和行业发展。自砸饭碗,怎么想都不是聪明人干的事。

三是越是被大家认可越要自爱。坐拥千万粉丝,是受众的厚爱和认可。那千万粉丝,是支持者、啦啦队,而不是待割的“韭菜”。越是“大牌”,就越要传递正确价值观,越要坚持诚信经营,切不可自恃“独大”,放任自己的言行,最终伤人害己。

私德有亏,不做;公德不许,不为;法律不准,远离。如此,无咎。

(中国市场监管报微信公众号、极目新闻、江南晚报)

综合编辑:曹梦佳

标签: